小泉到了年纪安定下来之后,就去上了小学, 两个小的勉强够得上上幼儿园的标准, 可是这里附近幼儿园, 远一些的有是有,可是没有关系进去,王月只能自己带,幸好她看了不少的书籍, 加上以前带着小泉的时候也经常参与那个幼儿园的活动,知道该怎么教, 该教什么,才没有抓瞎。当初小泉上了幼儿园,两个小的也要有,当下没有,她就只能自己顶上。
这附近没有这种收3到7岁孩子的幼儿园, 也是附近人家一个共同的烦恼。
跟邻居一起抱怨了几次之后, 王月就有了个想法, 她思考了一番可行性,才向周恒提出自己办一个托管班。
她每天早上七点开门, 然后带他们玩耍,玩耍的时候也学习一点东西,太小的,比如说小茂和小康这种, 基本上就是玩耍, 认一认颜色, 还有动物什么的,等到大了一点,就开始拿笔人学数字,学拼音之类的。
周恒很支持,帮忙搜集了很多资料,幼儿园该有的设施他也想办法弄来。
王月看周恒这样,压力上来了,同时也觉得开心,他这也是相信自己能行吧!
一开始愿意把孩子送到他们这里来的人还挺少的,但后面数量就多了,加起来一共有15个,她们忙不过来,王月就雇佣了一个小女孩帮忙打下手。
他们后面愿意送孩子到这里来,自然是感觉到了那些前面送来的孩子的变化。
午饭是在他们这里吃的,王月价钱收得高,可也确实是值得,顿顿有肉,还时不时的有点心糖水之类的,而且小孩子一起吃饭,总是会比赛似的吃得更快更多。
周恒看着王月忙的团团转,却一点怨言也没有,忙碌的充实,也为她高兴。
她现在忙着带孩子,等到孩子大了,她就闲在家里吗?王月个性好强,对孩子有耐心有经验,选这一行业作为自己以后的事业成功性高,他也希望王月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跟原来那般,病的没钱治病,只能在床上一日一日的衰竭,早早的就离开了人世,爱若珍宝的孩子怀抱着怨恨长大,最后落得这么一个下场。。
有一份工作,就多了一份源源不断的收入。
他现在可以因为知道后世的发展轨迹挣下大笔钱财,意外却不会因为这个就避开他。
要是他出事了呢?他遇到什么意外呢?
有自己钟爱的事业,收入是一个方面,另一面,可以从工作中得到自己的肯定,衣食无忧之后,这才是对一个人精神面貌影响最大的。
出于这些考虑,周恒花费了很大心力帮助这个托管班的构设。
一开始有些家长不放心,有的时候会来突击检查,看过之后也说不出什么不好的话来,虽然一个月十块钱的托管费很贵,有不少人拿出来都很肉疼,但确实物有所值,那个伙食不说。还给发衣服,而且在那里可以玩到各种家里舍不买的玩具,可以跟许多同龄小朋友一起玩耍,去那里之后人也讲礼貌了,懂得也多了,人也更活泼开朗,叽叽喳喳的,对一些忙碌自己事业、又不缺钱的人来说,是一个很适合的地方。
看自己的努力受到了肯定,王月更来劲了。
这里没有地给她种,家里的活计也有爸妈帮衬,现在她弄了个托管班,收入匪浅,一个孩子一个月十块,十个孩子一个月那就是一百块,比大多数工人的工资都要高了,扣除成本,比如说玩具啊,吃食什么的,每个月净收入也跟正式工人差不多,就是万一周恒那份工干不下去了,她们在这里也不至于失去了经济来源。
也因为这样,原先是周恒定期买书回来,现在她自己主动也会购买其他的报纸,去图书馆看相关的书籍,她还特意去参加了考试,成功的拿到了高中毕业证,自学了很多幼师课程。
几年下来,她这个托管班就声名在外,为了更好的教育场所,也为了这个小院塞不下的人数,把另一套四合院整理了一下,重新装修,变成了一间幼儿园,雇佣的人手也多了三个。
这些都是家长口口相传给她介绍来的生意,还在周恒的劝说下,去相关的部门办取了相应的手续,他们这也有了正式的名字,名叫朝阳幼儿园。
夫妻两个各自忙着自己的事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李盛和王杰现在是市里小有名气的包工头,没几年就在老家建起了房子,除此之外也筹谋着在市里买房定居,他们的步伐慢了一点,却也稳扎稳打的向上走着。
而在村里的李青则是在他到了五十岁之后,每年收着李大伯转送的粮食,那粮食绝对够他一年的口粮,他要是病了,只要付出一半的医药费,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