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翟星有其自己的人生观和时空观,一旦形成,是难以改动的,否则他多次到三国,要改变三国之后的命运,他自己就可以搞定。吴晨则不同,他到三国时还是年少懵懂,没有确立自己的目标和观念,这样三国的智者才能影响他。
就目前所写的章节来说,吴晨这个人究竟是个怎样的政治人物并没有完全描写出来。他或许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他或许是个军事天才,但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他对百姓和江山有什么看法,直到现在都是不完整和有缺憾的。他会对马超说“民为贵”,但如何具体形象的凸现这种“民本思想”,文章还需要一些情节继续展开。这也是在第三部后期的发展方向。他确立自己的政治思想后,与曹操的政治思想有什么不同?不同又会导致两人关系怎样的发展,则主要在第四部《燃烧的大江》中继续。在小说的安排中,这种政治理念的冲突和矛盾要大过军事。当然作为军事为主的三国,军事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全书的重头戏。
至于本书的走向,在我现有的构思中,吴晨和曹操的关系是亦友亦敌的。两人都赞同对汉末进行改造,吴晨改造的方向会比曹操更激进,因为他本身不具有“皇权至上”的观念,皇帝在他心中不过是“独夫”“民贼”,但他也会知道,“揠苗助长”并非该采用的手段,因此手段相对温和一些。曹操方向虽然不如吴晨,手段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两人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意见一致,但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曹操这个人很有个人魅力,作为成长中的吴晨,他会倾倒于这种魅力。曹操作为一个时代的先驱者,难免会有高处不胜寒的孤寂,而吴晨作为能够理解他政治理念的一个人,曹操也会对他有份英雄相惜的珍重。这是两人能走到一起的前提。
《混迹》的第三部由《陇西之战》《苍然满关中》《并州之战》和《潼关之战》组成。构思中的第四部《燃烧的大江》由《东临碣石》《赤壁之战》《蜀道难》三卷组成。
《东临碣石》,顾名思义,即是由曹操那首“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而来,主要是讲吴晨和曹操出兵讨伐乌桓的事。这个时候吴晨是倾向于支持曹操对汉末的社会进行改造的,因此他也会对曹操临海长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所体现的浪漫而博大的情怀动容。但随着情节的发展,两人矛盾就会表现出来,才会有两人再次决裂的《赤壁之战》,以至出现原来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曹操和吴晨两人相互牵制,给刘备和孙权以发展契机,才有了刘备进川,讨伐汉中,吴晨进入汉中,与刘备对峙的《蜀道难》。
历史在第五部《历史的足迹》中继续向前发展,刘备占据汉中,关羽北伐,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被杀,曹操接到关羽人头后,自知命不久长,召吴晨在洛阳相会,低吟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黯然去世。刘备被陆逊火烧,逃到白帝城,想起一生唯有对不起吴晨和刘璋,请诸葛亮到长安召吴晨见最后一面,在劝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中去世。吴晨一生纠缠和厮斗的两大枭雄尽皆去世,临死前,吴晨都在身边。送走刘备后,吴晨乘船从白帝城返回成都的路上,临江感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本书到此结束。
以上这些,是半年前和Upon112书友讨论《混迹三国》的内容时的对话,一直在爬爬书库中置顶。这些日子更新的速度较慢,首先是对一些历史问题思考和沉淀。如《盐铁论》,这是一部记述西汉时期宗正贤良与朝廷大臣讨论国家对盐铁等事关民生的物资,究竟是官办和民办的针锋相对的辩论。
这些宗正贤良主张“民办”,提出的理念是“藏富于民”。我的思想受王夫之的影响比较重,他在《读通鉴论》中直斥这些“精英”误国误民,因为盐、铁这些物资与民生直接相关,但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承办盐料和铁器的加工、运输与贩卖,因此盐、铁私办最终得利的仍是豪门富户。西汉后期门阀的崛起应当与汉昭帝时期盐铁私办有一定关系。至于门阀政治如何影响袁绍经营河北,是我这一段时期一直在努力弄清的问题。因为书的内容很快就要进入到河北,河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境况,为什么袁绍统一四州、以百万兵力仍在官渡一败涂地,这里不但牵涉到军事问题,更牵涉到河北集团的政治、经济问题。
其次,也因为欠缺地理和人物资料。
前些时间写的战争,以一城一地的得失为主,这样的战争只着眼于局部而不考虑全局。这个在前期写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吴晨的兵力就那么多,他也没有兵力搞多点突破。但历史上的真实战争并不是如此。如李世民与宋金刚的柏壁之战,其战争的范围就不仅限于柏璧一个战场。再如官渡之战,袁绍分从河东、冀州、徐州、青州、汝南等数个方向向曹操进攻,曹操的部署针锋相对,分从一线二线相互呼应,最终逼迫袁绍在官渡进行战略决战。
这一战役筹划和部署的思想,在《苍然满关中》那一部时是有一些体现,但整个结构仓促,各战役的组织支离破碎。因此在河北和潼关之战中,希望能在书中更多体现这种纯正的冷兵器战争中整体为上的战略战术思想。这些就牵涉到更多的地理信息和人物信息,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导致整个更新速度的降低。如果有朋友有相关信息和资料,请发送到以下邮箱,不胜感激之至。
[email protected] ;</以上为个人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