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Part 3.学会用美好的小事为自己打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教育的本质,是教一个人怎样生活。

    不是你怎样了就能过得好,而是无论你怎样,都应该过得好。

    总有些快乐与幸福是免费的,没有预设前提,不需要他人给予。

    做自己,就要有让自己快乐的能力。不要让你的快乐永远仰仗金钱、名誉、爱情、亲情。人生多半时候,要受制于钱、为他人负责,所以那些能够活成自己的时刻,才显得格外珍贵与幸福。

    愿你回首往事,总有些时刻,是一无所有却光芒万丈。

    是那些微小的改变,让我们越来越好

    她胖了,向我抱怨工作特别忙,属于压力胖,办了一张健身卡。下次见面,问她去健身了吗,她说没有,还是忙。等赚够了钱,就提前退休,去少有人住的海岛,过闲云野鹤的生活,每天做两个小时瑜珈。

    这个宏大的目标支撑她,过现在这种毫无品质的生活。晚起晚睡、每天宵夜、体重失控、焦虑不安,她的朋友圈里时常发在海边练瑜珈女子的照片,说这就是她的未来。

    有一个可以努力的未来,当然很好,然而据我观察,她现在明明也可以过得更好。

    我们常常迷恋重大的改变:等我有钱就好了,等我换工作就好了,等我换个城市就好了,等我结婚就好了,等我辞职就好了……那些重大的改变像小时候作文本上的远大理想,似乎实现了,一切都迎刃而解。

    且不说重大改变是否能够到来,即使最终到来,是不是如我们想象那样美好?

    在我换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也有过这种大改变拯救人生的想法。

    之前在做一份轻松、无趣、收入低的工作,原本是提高生活质量最好的时机,我却总是懒洋洋,对一切都没兴趣,觉得自己因为赚钱不多所以是个Loser,而Loser是没有资格享受生活的。

    新工作谈定的那天,我坐在朋友的车上,意气风发地告诉他,我的薪水将翻五倍,我可以去租一间有朝南阳台的房子,在上面种满花草,我要办一张健身卡,练出腹肌,我还要去海边,在可以看海的房子里度假。然后,我真的租了阳台朝南的房子,却根本没时间种花草;办了健身卡,总以要加班为名拖延;度假的时候,住在看海的房子里赶稿子。然后我说,干脆别折腾了,存够钱,我就辞职,争取40岁退休。于是我退了朝南阳台的房子,转让了健身卡,出门度假住快捷酒店,为提前退休拼命存钱。

    两年后,我买了房子,成了房奴,提前退休的梦破灭了。并且随着30岁的到来,我开始对年龄产生焦虑感,害怕被社会抛弃,不再羡慕提前退休,而是那些70岁还在工作岗位的人。

    这次狗血的经历之后,我拒绝再回答“5年后,你的生活会有哪些改变”这样的问题。

    改变是从当下开始的,如果当下没有改变,5年后也不会变得更好。我们经常会有一个误区,即大的改变才能拯救人生,其实不对,许多时候,是那些微小的改变,让我们越来越好。

    一个单身女友住进了自己买的新房。当初买房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说等到交房的时候,一定要嫁出去。但有人可以把嫁出去当成工作计划完成,有人就是不行,她属于后者。所以,她变成了一个住在崭新江景房里的怨妇。屋里杂乱不堪,家里冷锅冷灶,午夜时分还拉着朋友一起喝酒,不愿意回家。

    我们去家居用品店,她非常喜欢一套床上用品,价格小贵,纠结半天,说算了,等有男朋友再说。“正因为没有男朋友,才更应该对自己好。你要不舍得,我买了送你。”我故意激她。她心一横,买了。第二天把床铺整齐,拍照发朋友圈,说为了对得起这套价值不菲的床品,以后要每天叠被子。

    后来,她又养了一只加菲猫,下班就急急忙忙往家赶,以前觉得只有结婚才可以改变的事,竟然被一只小猫给改变了,朋友圈里各种晒猫照,配图是这样的文风:看到它那么从容淡定,我都不好意思抱怨生活。

    原来,不是非要结婚才能培养一个人的家庭责任感。

    人一旦从微小的改变里尝到甜头,就会明白,人生是由一分钟、一小时、一天累积而成的,所谓为自己负责,是为自己的每一分钟负责。

    当你对当下不满意,不要想着三年后会好,五年后会好,结婚后会好,孩子长大会好,而是如何从下一分钟开始改善。不是完美的才叫幸福,也不是财务自由以后才有品质生活,快乐是我们向岁月讨来的,品质生活是我们与时间打架的结果。

    或许这样努力过生活,离你心目中那个终极的、一切问题都被解决的理想生活有差距,可是真要浇一盆冷水给你,一切问题都被解决的不叫生活,叫终点。

    生活的本质就是无数问题的累加,解决了一个,另外一个又会浮出水面,危机是永恒的,平静是暂时的。当你因为提高了工作效率,而提前一个小时下班;当你吃到了自己种的又小又甜的草莓;当你穿上了十年前的连衣裙,你离理想的生活已经近了一步又一步。

    所以,不要问什么时候才能改变,什么时候才可以快乐,不要为理想的生活制订时间表,通往理想生活的路是从脚下开始的。

    今早收到一位朋友的明信片,名为:是日天气。

    他从2013年开始,尝试坚持拍摄每天早晨起床后的天空,2013年半途而废,2014年也是如此,2015年终于完成,于是把照片合辑,自费出了十二张一套的明信片。

    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本职工作却是做水利工程,很忙,未婚,为钱着急,也为前途着急。然而,当他谈起这套明信片,眼睛闪闪发光,我知道他从中尝到了成就感,这件看上去无意义的事情让他非常快乐。

    我们需要远大的目标激励前行,更需要在每一天的改变中,明白自己对于生活可以有所作为。

    在生活的激流中,你不是顺流而下、满怀无奈,而是一个掌控者,可以掌握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时间,那些微小的分分秒秒,因为你的掌控,而变成你的时间,你的生活,它们写着你的名字,因此独一无二,因此银光闪闪。

    每天静心做一件事,就是高品质生活

    木木有段时间没来咖啡馆了,我有点想他。

    他是咖啡馆里最受欢迎的客人之一,无论是约朋友聊天还是约人谈事,都随身带着纸笔,哪怕只有十分钟的空闲,也拿出笔来写写字。他写字的时候,全神贯注,谁走过去,或者站在身边看,他都不管。

    当很多人羡慕木木能静下心来时,他说过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

    “只有静下心来的时候,生活才美好啊。”

    去年底,我接手了一个新项目,每天都在忙乱与焦虑中度过,特别怀念过去张弛有度的生活。与许多人聊起来,大家都有同感,忙、混乱、焦虑、迷惘,一个目标达成了,还有下一个目标,像身处一片山峦之中,翻过去还是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从忙生活,到过生活,甚至享受生活,即使偶尔度个假,也是之前几天与之后几天的加班熬夜换来的。

    我跟木木说:“以前那种高品质的生活可能三五年都回不去了,必须等这个项目走上正轨,感觉整个人生就是U型的谷底。”

    “以前的生活,你最享受它什么?”

    “闲散,有自己的时间。”

    木木当时没说什么。晚上发给我一条微信,说我想了一下,觉得你白天说的“闲散”“有自己的时间”,就是静下心来慢慢做一件事,其实现在也可以。

    那时我正下了地铁,在路边等出租车,闪念之间,便决定一个人慢慢走回家。

    平日经常光顾的水果店还没有打烊,蜡梅正在开花,夜晚格外清香。我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专注于我感觉到的一切,努力地什么都不想。

    这一天,与平日似乎没有两样,我却觉得没有以前那么累。

    第二天,更忙。做晚饭的时候,心里忽然有一个声音说,静下心来,做一次饭。我静心切一段黄瓜,安心切一些肉丝,不想晚饭后还有多少事要做。

    静心做一顿饭是享受,急急忙忙做一顿饭是任务,虽然多用了一些时间,但晚饭之后,心情大好,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什么是忙,不是你做了多少事,而是你一直在不停做事的状态里,一件事赶着一件事,做上一件事的时候,想着下件事,这样的感觉,当然就是身处群山,不知道哪里才是路。即使是做一顿饭,静下来心就是享受,匆匆忙忙就是完成任务,同一件事,用什么心态去做,决定了它的本质。

    经常听到有人对闲散的人说,你的生活品质真高。

    日子过得闲散,原本应该品质不错,难的是,如果生活很忙,如何依然坚持过一种幸福指数较高的生活?

    从每天静心做一件事开始。

    静心,是某一个领域的放空,与另外一个领域的收纳。

    放空那些让你焦虑的事情,收纳使你平静、让你开心的事。

    与一位朋友分享这段心路,她特别有同感。她是我眼里的完美职业女性,刚生了第二个孩子,家庭事业一起抓,冻龄,戏称自己忙得根本没时间变老。

    每天晚上,她坚持在家人休息之后,画半个小时画,一幅小小的油画大约花一个月时间画完。不急不躁,慢慢调色,端详,有时候光准备工作就花去了一半时间。“这时候,觉得生活真美好啊,白天很忙,也不怕了,心里莫名其妙就有了做自己的底气。”

    原来,我们对生活的要求并没自己想象那样高。

    “TheOne”上有一个问答,说女孩为什么爱奢侈品包包。因为有了LV,首先你要把自己洗干净,否则觉得配不上这么好的包;出门的时候,你会认真搭配自己的衣服,否则又配不上这么好的包。工作的时候,你会更加努力,因为你是背LV的职场丽人啊;下了班,同事约去开房,你当然不能去,你背这么好的包,怎么能跟那么LOW的人在一起……

    这套理论,又好用,又实用,可以引申到一切你觉得奢侈的事情上。

    对于又忙又茫的人来说,每天静心做一件事,是比LV更高级的奢侈品,当你拥有了这件奢侈品,同样会想,我要状态好一点才能配得上它。

    就像我那个画画的朋友,她说自己极少发脾气,每次想跟家人、员工发脾气的时候,她都忍不住想,你是一个画油画的女人啊,你那么美丽,那么优雅,你如果情绪失控了,怎么对得起那幅没有完成的画!

    每天静下心来做一件事,就是我们的诗与远方,也是人生的LV。

    这样的时光,像墨鱼子、黑松露、木鱼花,精心洒在糙米饭与手擀面上,让普通得近似于无趣,平凡的看不到光芒的日子,变得没有那么值得抱怨,变得值得被好奇,值得充满力量地去追逐。

    如果暂时无法做到闲适地生活,就尝试每天静下心来做一件小事,这件小事会让你觉得,你不那么忙碌,也不再迷茫。生活终究是可控,终究有一些时刻,有一些事,是完完全全按照你的意愿去完成,安静地,仿佛时间可以浪费,仿佛从来不被打扰。

    学会用美好的小事为自己打赏

    壮壮去深圳与男朋友过试婚生活了。三个月后,跟我抱怨,没意思。

    “上班下班买菜做饭。难道结婚以后就要过这样的日子?”

    壮壮的感觉我懂。并且我们大多数人,最终过的都是这样的生活。只要你选择了稳定,或者生活将你推到一种稳定的状态,总有一些时刻,你会丧气地想,原来一辈子就这样了啊。

    稳定带给我们安全感,是大多数人愿意选择或者能够负担的生活。同时,它不可避免地造成厌倦。所有曾经给予我们幸福的事情,成为常态后都会变成束缚。幸福的人与感觉不到幸福的人,最大的区别,并不是幸福的人不需要买菜做饭,而是他们在稳定生活之外,有秘密的出口。

    大年初七开工的时候,一位风光无限的创业女在朋友圈里感叹:“明天开始做新年计划。至少要留三个月时间生孩子。你们的一年是12个月,而我的一年像假的。”原来她怀孕了,即将度过女人一生中最幸福也最艰难的日子。

    我们总是容易看到他人生活的光鲜亮丽之处,其实大家都要兼顾爱情、婚姻、事业、社交、成长、情趣,谁比谁活得容易呢?

    我身边有形形色色的人,不同的职业、收入,已婚或者未婚都有。认真观察他们的生活,我发现世界上的人只有两类,一类是买菜的,另外一类是买完菜,不忘了给自己买把花的。

    我去广州,朋友带我参观集贸市场。市场离她家不远,她每天骑着小自行车,穿过老城区的小巷,采购一家人所需的食材。那天她推着车,载着我的行李箱,我走在她身边:这是卖肉的,这是海鲜档,这里全是青菜,她一一向我介绍。

    从市场的另一个出口出来的时候,一个妇人在卖花。“买完菜,我就在这儿买把花。”她淡淡地,说出了我最想听的这句话。

    我知道她的花。她在朋友圈里经常晒。大家都觉得她过得闲适又富足。只有非常了解的人,才知道她是单亲妈妈,已经独自带着女儿生活了5年。这5年,她经历了失业与创业,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候,是鲜花与绘画这些不能糊口却绵软而温暖的情趣,让她日益强大,对抗艰难的人世与粗糙的世俗。

    买菜,代表平庸的生存;而买花,则是我们在生活的泥石缝隙中,主动寻找与触摸的幸福。前者是生而为人的宿命,无人幸免,而后者,是生活的智慧,有人掌握。无论生活境遇如何,你都要保留一件事情、一方天地,能让自己获得暂时的平静,并且由衷地感叹:生活真美啊。

    当我的手,触摸到玫瑰的花瓣时,会忍不住感叹生活美好。我身边的朋友,有人每晚九点,安静地听一首老歌;有人每天早晨六点,去长江边走走;还有人选择画画,完全没有功利心地,每天画上十几分钟……

    人与人最大的区别,不是做什么工作,吃鱼还是熊掌,而是你会不会为自己打赏,获取平静、触摸幸福。

    长久的平静与幸福,是你的事业、财富、伴侣、朋友都无法给予的。你必须找到与自己的厌倦、不甘、欲望相处的方法,并将它们投射到一些触手可及的美好小事中。当你被生活打了一拳,既不必伤筋动骨地换一种久了一样会厌倦的生活,也不必向谁倾倒情绪垃圾。

    与拥有一个知己相比,更容易的是拥有一座花园,里面装满让自己愉悦的小事,随时可以拿出来,抚慰平庸生活给你带来的失望与伤害。

    我们都是拴钥匙的人。从元气少女到职场妖精,从恋爱中的女王,变成家务中的女人,腰间的钥匙越来越多,每天都在纠结是就地躺倒还是负重飞翔。最好的选择,当然是负重飞翔。生活的重担就在那里,有能力扛起它的时候,才是它最轻的时候。

    在负重前行的时候,永远不要忘记取悦自己。你的苦与乐,只有自己最清楚,你的心情,要由自己负责。我们拼命努力,是为了与更美好的一切在一起,所以你要不断以美好之事为自己打赏。

    所谓忙中偷闲,你偷的不是空闲的时间,而是空闲的心境。大家都是买菜的人,然而只有少部分人,知道买完菜,要为自己买把花。这把花,就是你的闲情、你的心境,是常常觉得幸福的人与感觉不到幸福的人,之间那条微妙的金线。

    为自己打赏,你就要学会适当的自私——不损人利己的自私,是为自己负责。无论与谁一起生活,有一项本能绝不能丢:那就是明白自己的快乐与兴趣所在,并且永远挤出一点时间,与它们相处。

    在很穷的时候,我是怎样让自己显得有品位的

    刚出校门那几年,真的很穷。学校里的衣服一件都不想穿了,离校时,以为马上自己赚钱,就意味着马上成为富人,把很多东西都扔掉、送掉,或者在跳蚤市场卖掉了,结果一上班,面临的就是工资不多却百废待兴。

    有一段时间,对自己是挺不满意的。买了衣服总觉得没裤子配,出差或者应酬的时候,别人一看就说,你大学刚毕业吧。我知道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你真年轻,另外一层是你穿得土。

    钱就那么多,如何才能显得自己有品位?

    工作半年后,我去广告公司做兼职。美术总监是个看上去很有品位的男生,细格子衬衣,牛仔裤,白色棉袜,白色运动鞋。天冷一点的时候,就在格子衬衣外面套黑色风衣、大衣、羽绒服。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每个季度,他的衬衣大约有四件,牛仔裤两条或者三条,鞋两至三双。每个季度只有两件外套,还有两条秋冬的围巾。但他同一件衣服第二天从来不穿,即使在最冷的冬天,也每天换衬衣、换围巾、换外套。

    他刷新了我对品位的认知。

    并不是你买很多东西,就叫有品位,品位是一种风格,更是藏在这种风格下面的,对于生活一丝不苟的态度。

    我开始审视自己。我刚毕业,没什么钱,更重要的是,之前我衣柜里的衣服,全无风格可言,什么时髦买什么,跟着潮流走,衣服淘汰率很高,每天都处于不知道穿什么的焦虑中。

    经过慎重考虑,我给自己的衣柜树立了一个定位。女生衣服比男生复杂,最简单的方法是先从颜色上进行区分。我定的风格是:黑、白、条纹。这三剑客在一起,可以混搭出很多不同的感觉。

    我一直属于与黑色气场很合的人,高中的时候穿一身黑衣进教室,被男生喊“黑天鹅”。后来我购买的上衣,基本都是纯正的黑色,既不泛灰也不泛红。黑色上衣配白色裤子,非常容易穿出Fashion而又有品位的效果。相反,白色衣服配黑色裤子,就容易泯然众人。夏天的时候,我用一件黑白灰条纹的短T恤,搭配米白色修身直筒裤,去行政大楼时被老板的司机看到,他说,哇,港姐。

    那个时候,香港还是时尚与品位的代名词。

    固定风格以后,买衣服的钱省了很多,省下的钱,用来买鞋子。鞋很容易穿错,也很容易被忽视,但与内衣一样,注重鞋子的人,真正明白品位的内涵。品位与虚荣不同,它不是给大家看的,而是自己享受的。

    一双好鞋,不仅可以为全身穿搭增色,更能让你走路挺拔,即使走很多的路,依然显得精神饱满。这一点非常重要。脚后跟露出创可贴,衣服穿得再漂亮,总觉得你不是在享受美丽,而是为了美丽而受罪。

    我有个朋友,穿一双新鞋去上海见网恋男友,脚被鞋子磨破,贴了好几条创可贴,走路弯腰驼背。回来后,那个男生对她冷淡了,跟别人说,她显得没精神,不像是有好运气的样子。

    所以,如果在很穷的时候,需要买贵一点的东西,第一是鞋,第二是内衣,第三才是包。

    穿衣搭配上树立固定的风格,真的可以让你显得更有品位,却更省钱。省下来的钱,在自己每天都用的小东西上投资。比如便当盒、水杯。

    以前我很喜欢随手买华丽可爱的小东西,马克杯就买了十几个,有些是夜市地摊十块钱买的,当时觉得好看,或者就是想买。买回来才发现各种BUG,不想用了。每天都用的东西,一定要有好的设计,体贴的小细节,让你真的愿意每天去用。我扔掉了那些杯子,咬牙买了一个象印的保温杯。有一次我出门了,水杯放在桌上,有个推销礼品的温州人,一进来就认定这个座位是主管的,因为看到象印的保温杯。

    这件事听上去挺滑稽的。然而,人生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你可以说每个人天生的福报不同,我也可以说,其实是生活的小细节最终决定了你的运气。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遇到一个决定你的命运的“势利眼”,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在细节上显示出你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一个人,无论他寻找的是什么样的合作伙伴,都喜欢与有热爱、有激情、有追求的人在一起。

    后来看安妮宝贝写:“越是好的东西,越要在生活中狠狠地磨。”深深地赞同。

    昂贵的价格往往伴生着好的设计与优质的用料,然而所有的一切,如果不使用,就没有任何意义。越是好的东西,越要随意地使用,而不是小心收藏起来,如此,好物才觉得自己遇到了良人与知己,因为它们生下来就是被用的啊。如果不能让拥有者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无论它多么昂贵都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当有人说,哇,你刚毕业就用这么好的东西,家里一定很有钱。我只能笑笑。我不排斥被别人觉得很有钱,毕竟与穷人相比,大家其实更喜欢与家境殷实的人做朋友。但有钱与品位从来不能画等号,如果你现在与我当初一样,没有太多钱,或者并不想把太多钱花在衣食用方面,你至少有3个办法,显得自己很有品位。

    确立穿衣服风格,坚持执行。风格不一定让你更美,但一定会让你显得既特别又自信,看上去像是一个完全找到了自我的人。而自我与品位存在着深刻的隐形关联,你会发现,你认为很有品位的人,都是有自己风格的人。

    在日常用品上花大钱。每天都用的,不管别人看不看得到,你都要尽自己最大可能,购买最好的。坚持这件事,你会慢慢发现自己的变化。没错,你变得自信了,无论有没有谈恋爱,你都觉得自己是被爱的。无论一只香皂盒还是一把牙刷,实用而精巧的设计会让你在每次使用的时候产生愉悦感,觉得自己被体贴被爱护被重视。

    想在餐桌上显示自己的品位,不是要多吃,而是要多看。多看一些关于美食的书、纪录片,知道美食的精髓其实是主厨们抱持着匠人的心情去做这件事。它的精妙之处,不仅仅在于最终呈现出的食物本身,更有对于吃的态度。另外,找到城中你最喜欢的馆子,平价菜馆、苍蝇小馆都无所谓,了解它们的历史、当家菜中蕴含的心思。人类在美食面前有一种天然的平常心,能花最少的钱,吃到最好吃的东西,并且听到它后面的故事,就是品位。

    记住,你喜欢的一切,就是你个人的风格,也是你的品位。

    但我从不相信喜欢只是一种冲动,或者灵感,相反,它是可以规划的。

    我们与美食、美衣、美物的关系是,越了解,越喜欢,越喜欢,越容易与你融为一体,最终代表你的品位。所以,你要用有限的钱,购买有故事的风格,有故事的产品,有故事的美食。当你随手拿出一支铅笔,讲出它后面的故事的时候,身边的人就会觉得你是一个特别有品位的人。而在我看来,最有故事的铅笔,是一块钱一根的中华铅笔,八十多年的风雨有多少故事可以在酒桌饭局上作为谈资,何况还有那么多场想忘也忘不了的考试。

    所以,品位,不是你花了很多的钱造就的,而是你花了很多的精力与热爱得来的。

    精致就是把钱花在小事上

    作为一名精致生活倡导者,我经常遇到质疑,觉得精致就是有钱人的事。

    我最近买了一个日和手帖的围裙,将近300块钱,前面有两个设计精巧的隐形大口袋,两根长长的带子从后面绕过来,系在腰间,使它成了一个显腰线的围裙。最重要的是它的材质,偏粗糙厚实的棉布,这种布,越洗越软,越洗越柔,就像一个经得起岁月磨砺的女人。

    朋友对这只围裙爱不释手,得知价格后,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这个有钱女人。

    我指出她刚花一万多块钱买了一个包。

    她立刻跟我解释,一万多块钱的包,可以带来多少利益。你拎着它,感觉自己就是个成功女人,心气儿不一样了;碰到高帅富的时候,你不怯场,说不定他会爱上你;你拎着这只包出去谈业务,可信度高,包就是你的身份,能买得起这种包的年轻女孩,要么是富二代,要么自己很努力。

    而花二百多块钱买一只围裙算什么?能穿出去吗,能谈业务吗,能显示身份吗,对她来说,它的价值跟买金龙鱼玉米油送的那只塑料围裙是一样的。

    “所以,能花一万多块钱买包的,不一定是富人,肯花三百块钱买围裙的,就是有钱人。”这是她的结论。

    武汉有条著名的汉正街,早年在这条街上做批发的人,随便一块砖头砸下来,就能砸中一个资产千万的。

    我曾经去汉正街的一个大款朋友家吃饭,他们家用的盘子都是不锈钢的,理由是耐用,不怕摔,不沾油,好洗,当然,价格也相对便宜。然而,无论是绿的丝瓜还是红的虾球,装进这样的盘子,都是食堂菜的模样。

    朋友知道我对器皿挑剔,悄悄说:“我家算好的,我们对门那家,用的碗盘没一个是圆的,都是在瓷器批发市场买的残次品,他家比我家还有钱呢。我们是有钱,但你有时间,这就是区别。”

    追求精致生活的人,总会给自己找到很多理由;同样,生活得不够精致的人,也会给自己找理由

    。有人说我钱不够,有人说我时间不够,然而在我看来,他们什么都有,只是对于美,疏离得太久,对于生活,关注得太少,他们的梦想已经超过了能力,精致却远远配不上收入。

    对于美,对于生活,如果你认真对待,好好追求,是会上瘾的。

    办公室的女孩都是每天中午自带便当。

    一个90后的姑娘,买了一个德国产的便当盒,其他小伙伴,都是随便去超市买的十几二十块钱的饭盒。饭菜用微波炉热过,放在桌上,她的显得特别好吃。洗饭盒的时候,其他人随便洗一下,湿淋淋地扔在一边,而她总是认真把餐盒的每个角落洗净抹干,竖在桌子上,通风两个小时以后,再收起来。

    这个几百块钱的饭盒,无意中提高了她的生活品质,让她看上去是一个精致、从容的姑娘。

    当然有人觉得把钱花在便当盒上是奢侈,但说来说去,也不过就一件衣服钱。如今谁的衣橱里少件衣服?但还是有更多的姑娘,宁愿把钱花在多买两件也许很快就会过时的衣服上,也不愿意买一个自己每天要抚摸、接触、把美味菜肴装进去、上班下班带着它的饭盒。

    给别人看的一定要好,自己用的可以随便,所谓把钱花在刀刃上,其实就是一种穷人思维。

    精致生活的确是一种奢侈,却又与买游轮、豪车、爱马仕包的奢侈不同,在当下的生活水准下,它是大多数人可以消费得起的奢侈。

    既然朋友说了那么多名包带给她的好处,我也不能不说说围裙,以及我家那些在她看来“贵得要命”的笔、本子、台灯、天然海绵浴球、印花餐巾纸的作用。

    什么叫生活品质的提高?最初级的阶段是吃菜的人终于能吃肉了,这个阶段过后,生活品质无非体现在生活细节上,是生活细节的审美与精致,让我们觉得活着有价值、有尊严,自己值得被好好对待。

    而日常用品,是设计感让它们超越自己本身的价值,提供给使用它的人更多愉悦。

    其次,越是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越是我们自己的,是将我们与他人区分开来的标志。

    我曾经在北京无用生活空间买了一条古法织造的棉布围巾,用的是可以买一条欧美大牌围巾的价格。因为是纯棉织造,没有任何化学加工,很容易显旧。因此很快被朋友们嘲笑,不如去买条GUCCI,你这谁知道啊,连Logo都没有,还以为是地摊货呢。

    可是,我需要谁来知道呢?当棉纱带着秋日田野里棉花的气息环绕着我的脖颈,围巾边缘刺绣的那个黄豆大小的“隐”字,伸出小爪挠我的下巴时,我觉得它满足了我对一条围巾的所有梦想。

    两年前,我买了它,两年后,经过水洗日晒,它变得更白更软,我想要的围巾是可以泡在清水里,挂在阳光下的,而不是送去干洗店,套在塑料袋里。

    松浦弥太郎在《100个基本》里强调,为体验花钱,就是为自己投资。

    而体验是极其私人化的。如果说一个价值几万元的包,是为了加深公众对你的印象,一本几百块钱的手账,则是为了加深你对生活的认识。

    当你的家,手到之处的物件,精细、精致,带有设计师的灵魂,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细节最深刻的理解,你就很难随随便便吃个饭,邋邋遢遢地斜躺在沙发上玩手机,你甚至觉得生气、厌世都让人难为情,只有好好活着,才可以看到那么多美好的设计,摸到情人大腿般细腻的纸张,只有乐观、积极、上进、健康的你,才配得上你所拥有的生活。

    世界这么有趣,你怎么可能孤单

    我喜欢内心深处始终住着一个少女的女人,岁月拿她们无可奈何。

    她拿一只粉红色的尼龙拎包给我看,说瞧,小怪物的眼睛是羊皮做的呢,我们同时伸手去摸那两只眼睛,相视而笑。

    她是我特别喜欢的朋友之一,我们相识超过十年,我看着她从未婚到已婚,从女孩到母亲。欣慰地看着她并没有“长大”,还是喜欢那些“幼稚”的小物件,坐在花园的长椅上看着女儿玩耍时,会忽然打电话对我说:“陪我玩一会吧。”她所说的玩,也不过是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说闲话,伸个懒腰,感叹风真舒服啊,紫荆花已经开了。

    她买了一双运动鞋,兴高采烈地拍来照片给我看,不是问我好看吗,我是否觉得好看其实与她无关,而是兴奋地叫嚷,真是好看死了。

    她买到好看的鞋子,舍不得脱下来,穿着新鞋睡觉,脚垫得高高的,睡一觉醒来,抬头看看脚,开心地再睡。

    她的女儿仿佛也习惯了这一切,两人一起去爬山,捡到一片模样奇特的树叶,“你很喜欢,对不对?”女儿稚声稚气地问,她用力点头,女儿大度地将树叶递给她,那一刻,她们绝不刻意地,成为超越年龄与身份差距的朋友。

    二十几岁的时候,无法想象自己三十多岁的模样,如今走到了这个山峰,其实陪伴我们的依然是自己心中那个长不大的小女孩,而让我们庆幸的,也恰恰是这样一种长情的陪伴。

    然而,许多女人会在路上丢掉那个女孩。她们的成熟成长过程,是一个逐渐变得无趣的过程,不是幽默感的缺失,也不是面对他人的无趣,这是性格问题,而是逐渐放弃那些陪伴自己的有趣的爱、有趣的喜好、有趣的细节、有趣的品行,放弃无成本地取悦自己,放弃与众不同。

    当周围变得喧哗,你是否可以退回自己的世界,与心中相伴的那个小女孩简单相处?

    我认识的另外一个她,取了一个惊骇的别号:怪物。

    她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容颜远远胜于二十多岁的女人。二十多岁的时候,她与母亲住在一起,明显的婴儿肥,穿很土气的衣服——通常母亲说好看的衣服,都是土气的吧。

    后来,她自己赚了钱,买了一套小房子,离开了母亲的羽翼。她重新拿起初中时学过的吉他,穿简单的牛仔衬衣与条纹迷笛裙,听鲍勃·迪伦的歌。她的朋友不算多,出国旅游也不约同行者,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约来约去,往往时间浪费了,行程还停留在电脑里。

    然而她说自己从不觉得孤单,因为世界上有趣的事情太多了,而她的内心深处恰好又住了一个好奇心十足的小女孩,少时的她以纯真的情绪感染着成年的她——独自走在夏天的夜晚,脚步绕着马路上的黄色标志线做S型运动;独自在露天游泳池中,用小树叶救起一只即将溺毙的昆虫……

    有人说,你太不接地气了。她想,什么叫接地气呢,就是投入世俗生活,没有幻想,没有乐趣,没有天真?

    她觉得在工作中表现接地气的一面已经足够,在生活里,她愿意与初中时的自己相伴。那个女孩特立独行、沉默寡言,却可以说出城市中每一株行道树的名字的;

    在大雨将至时,一个人蹲在院子里观察蚂蚁,心里充满了离群索居的喜悦;

    看到梭罗在书里写“人性最美好的品质就像水果表皮的白霜,只有通过最谨慎的处理才能得到保留”,她不知道什么叫哲学,但她喜欢那些在意并且欣赏水果表皮的白霜的人。

    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希望有人陪伴。良好的陪伴是长期的、不间断的、心甘情愿的伴随。孩子是很好的陪伴,却是有时效的;伴侣是很好的陪伴,却是需要经营的。

    随时随地,不需要想起,也从不会忘记的,是我们内心的另一个自己。

    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在《一辈子做女孩》里写道:“永远别忘记很久以前,在一个没有防备的时刻,你曾把自己看成朋友。”我们心中的那个女孩,曾经无意中陪伴了自己,当年龄慢慢变成问题,生活慢慢变得残酷,有意识找到那个曾经温暖我们的小女孩,寻求她继续的陪伴,是一件重要的事。

    纯真、趣味、简单,组合成为我们心中那个可以长伴的女孩。长大成人,承担责任与义务,纷繁的世事努力将我们拽离她的身边,有些人义无反顾地走了,有些人选择将她藏在口袋里面,所以,她们的容颜在30岁时比20岁更美。

    她们知道秋天木芙蓉的花瓣摸上去像丝缎一样;扫帚清扫落叶时的沙沙声,是世间最安静的声音。当工作与生活压得她透不过气,口袋里的那个小女孩跳出来,告诉她如何度过一段属于自己的时光,虽然这个下午,她要忙于工作,这个晚上,她有家庭需要照顾,然而在下班的时候,她依然提前一站下车,无所事事地走在黄昏的路上,看两只灰喜鹊在树上打架,在路边买到一块好吃的盐水菠萝。

    “你回来晚了呢。”家人说。

    哦?是吗。可是,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阳光和微风,从不曾经有过偏心

    身边越来越多人过得衣食无忧,有兴趣爱好、积极向上,然而,当我们谈论幸福这个话题时,他们却说,哪有什么幸福,混日子而已。

    每个人都有很多烦恼的理由。孩子不是学霸,跟父母各种拧巴;丈夫不是总裁,既不成功也不浪漫;自己不是模特,身材有缺陷性格不完美。结婚的后悔结婚,单身的想要脱单,赚了钱的没时间,有时间的想赚钱。

    连我6岁的女儿,都经常烦恼。原因五花八门,包括跟小朋友玩的时间不够,不想睡觉,晚上没吃糖。从孩子身上,我发现人类的天性就是追逐完美,对幸福迟钝,对不幸敏感。

    跟闺密说起幸福钝感,她超有共鸣,并且跟我讲了一件趣事。

    她跟丈夫是大学同学,感情基础深厚,但结婚以后经常吵架。原因不外乎她觉得丈夫不体贴、不温柔、不大方、不浪漫、对自己父母不好。之前,她总在吵架中占上风,前两天,沉默的理工男忽然逆袭,拿出一个长长的List,里面记着“我为你做的事”。

    之前,他们的对话是这样。

    “你对我父母一点都不好。”

    “我怎么不好了?”

    “你怎么好了?”

    “……”

    这次成了这样:

    “你对我父母一点都不好。”

    “这是我最近两个月为他们做的事,包括花销,你自己看。”

    “……”

    闺密看到那个List有点懵圈。很多事情,如果不提醒,她真忘了,但明明又是挺大的事。

    这件事,让闺密下决心做一本幸福手账。每天临睡前,记录当天最幸福的一件事。本来不觉得有什么幸福可言的她,如今经常活在被自己“强行”感动的状态中。

    幸福的时刻转瞬即逝,而痛苦让人觉得时间漫长,所以我们有更大的可能记住痛苦,并且反复咀嚼。

    然而,为什么恋爱的时候,每个人都能有那么多幸福而甜蜜的时刻?因为你在努力记忆,跟我闺密一样,自我“强行”感动。

    我看到朋友圈有人说:“有一天下雨,我踩到一块松动的地砖,泥水溅到鞋上。我认定这一天都很倒霉,却忘了午饭美味的糖醋带鱼,孩子甜甜的笑脸。”

    这个情景,好像在说我自己。

    烦恼是随手拈来,而幸福却要用心感受。

    当我们进化为智能动物,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着两个行李箱:智商与智慧。智商决定我们学习的速度,而智慧决定我们成长的速度。你学了很多东西,依然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因为你在拼命发掘智商的可能性,而忽略了智慧的养成。

    智商要快一点,慢了就老了;而智慧却要慢一点,快了就丢了。

    幸福的养成,就是智慧的养成。不是你过了什么样的生活,就一定幸福,而是你是否懂得每天留一点时间,慢下来,触摸幸福。

    每个人脑海中都有一个奔跑的时钟。

    我们每天看很多文章,听很多建议,看到很多人发财。微信群里活跃着各个领域的拼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