蜣螂第一次进入人们的生活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时间。在古代埃及,农民在春天灌溉农田的时候经常见到这种昆虫。它们黑黑的、肥肥的,忙着向后推着一个圆球形的东西。这个奇怪的圆球让古代埃及农民感到很惊讶,同今天这里的农民一样。
这个圆球被古埃及人想象成了地球的模型,并且蜣螂的动作也与天上星球的运转相合。因此,他们认定这种甲虫一定掌握了很多天文知识,便给它取名叫“神圣的甲虫”。当时他们还认为蜣螂滚的圆球中装满了自己的卵,小蜣螂也是从那里面出来的。但是他们错了,大多时候里面并没有卵,不过是一个食物储藏室而已。
你要是认为这是什么可口食品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蜣螂的工作,是把各种污物从地表上收集起来。这个食物球便是用它收集到的垃圾搓卷起来的。
蜣螂扁平的头前边长着六只尖细的牙齿,它们呈半圆形分布,就像是一种弯形钉耙。无论是刨除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还是收集自己挑拣好的食物,蜣螂都要靠这些牙齿。它的前腿也是非常有用的工具,这些弓形的前腿不但非常坚固,而且还在外端长了五颗锯齿,蜣螂就是用它来搬动一些障碍物的。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蜣螂制作圆球的步骤。它先是左右转动带锯齿的臂,扫出一块小小的空场,把自己收集来的东西堆放起来。然后,再用四只后爪去推。蜣螂的腿又长又细,尤其是最后的那一对,形状略弯曲,前端还有尖尖的爪子。蜣螂把这些材料用后腿压在身下,不断地搓动、旋转,直到它变成圆球形。用不了多久,它们就能把一个圆球从一颗小粒滚得像胡桃那么大,不久又像苹果那样大。我曾亲眼见过有的蜣螂能把圆球滚得像拳头那么大,它们真是一些贪吃的小家伙。
这些食物的圆球做好以后,还要搬到合适的地方去。于是,蜣螂的旅行便开始了。它用后腿将球抓紧,用前腿行走。它是倒着向后走的,头朝下,臀部撅起,姿势实在是有些不雅。它轮流向左右推动那个圆球。大家都以为它会拣一条平坦的路走,毕竟它重负在身。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它给自己选择的道路不是险峻的斜坡,就是不可能上去的地方。这个家伙固执得很,偏要选这样的路来走。对它来说,这个球非常重,再加上它是倒着行走的。所以,整个过程很艰苦,它需要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球推上高坡。如若有一点疏忽,这个坡就算是白爬了,因为它会被球带着一起滚落下去。有的地方还会三番五次地滚落,可能是被一根草绳绊倒,也可能是在一块滑石上失足。总之,一丁点儿的障碍处理不好,就可能前功尽弃。有的时候,蜣螂得经过一二十次的跌落才能爬上一个坡。也有时,它会在绝望的时候变换路线,去寻找平坦的路。
在人们的眼中,蜣螂很善于合作。当一个蜣螂做成了一个球,便会离开在场的其他同类,独自把劳动成果向后推去。这个时候,一个还没开始工作的邻居就会跑过来帮着球的主人一起用力推。对于这种帮助,球的主人肯定是欢迎的。但是,它真的是热心的伙伴吗?不,他是一个“强盗”。要知道不下苦工夫和没有忍耐力是做不成圆球的,而去偷或者抢一个那就容易多了。所以有的“盗贼”就会用很狡猾的手段,甚至是暴力,去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
有时候,从天而降的“盗贼”会将球主人击倒在地,然后蹲在球上。前腿放在靠近胸口的位置,摆出一副准备打斗的姿势。要是这个球的主人不甘心自己的劳动成果被霸占,上前来理论的话,这个“强盗”就会从后面给它一拳。球的主人爬起来后就去推自己的球,想赶快摆脱纠缠。这时候,两只蜣螂之间不可避免地就会发生一场角斗。它们会腿与腿相绞,关节与关节相缠,互相撕扯、互相冲撞,摩擦的甲壳会发出金属摩擦的声音。激烈的打斗结束后,胜利的一方会爬到球顶上,而失败的一方则默默离开。若是“强盗”获胜了,主人只得重新从小弹丸做起。有时候会出现第三只蜣螂参与抢劫,这种情况我亲眼见过许多次。
也有的时候,“盗贼”会拿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行骗。它假装热心肠,帮助球的主人搬运食物。在经过深车轮印、长满百里香的沙地和其他险峻地形的时候,这个贼很少用力,它大部分时间都坐在球顶上欣赏风景。到了目的地之后,主人便开始挖坑。挖坑的时候需要用边缘锐利的头和有齿的腿向下开掘,沙土被抛向后方。就在这时,贼会紧紧地抱住球,假装自己死了。随着坑越刨越深,在里面工作的蜣螂已经看不到外面的情景,即使偶尔出来看一下,看到球旁睡着的蜣螂一动不动,它也不会起疑心。如果主人离开的时间一长,这个贼就会抓住机会,迅速将球推走,就像小偷怕被捉住一样。如果这种偷盗行为被发现,球的主人会追上来,这个贼就马上变换角色,表现出一脸无辜的样子,让主人觉得它只是在制止这个球向坡下滚去。于是,它们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一起将球搬回去。
如果贼把球顺利地偷走了,主人只能自认倒霉。它会擦擦面颊,深吸几口气,振翅飞走,回去从头开始。这种百折不挠的作风让我既羡慕又嫉妒。
后来,它的食品终于安全储存好了。它们的储藏室是一些土穴,一般掘在沙土或者软土上。这些储藏室如拳头般大小,有通往地面的通道,宽度也刚好可以让圆球通过。等到把食物推进储藏室之后,蜣螂就会坐在里面,找一些废物把进出口堵起来。圆球塞满了整个屋子,从地面到天花板全是美味佳肴,设宴的人通常只有一个,至多两个,坐在墙壁边一条狭窄的小道上进餐。蜣螂在接下来的一个礼拜或两个礼拜中不停地宴饮,昼夜不停。
我在前面提过,古代埃及人认为神圣甲虫的卵,藏在它们的圆球中。事实并非如此,有一天,我偶然发现了蜣螂放卵的真实情形。
我跟一个牧羊的小孩很熟,他经常在空闲的时候过来帮我。有一次,他来找我,我还记得那是一个六月的礼拜日。他手里拿着一个奇怪的东西,样子像是一只梨,只不过稍微小了一些,颜色是那种腐朽后的褐色。这只“梨”摸上去很硬,外形也很好看,像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宝贝。男孩说里面肯定有一个卵,因为他在掘地的时候不小心弄碎了另外一个一模一样的“梨”,并在其中发现了一个白色的卵,大小就像一粒麦子一样。
我决定去考察一下。第二天,天刚刚亮,我就和小牧童一起出发了。
蜣螂的地穴很好找,因为它的土穴洞口总有一堆新鲜的泥土。不一会儿,我们就找到了一个。小牧童用小铲使劲地向地下挖掘,我为了不错过什么,便伏在一旁的地上观察。一个洞穴被掘开了,我在潮湿的泥土里发现了一个“梨”。在这个精致的“梨”上甚至还有一只母蜣螂在工作。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奇异的工作,当时非常兴奋,甚至比从古埃及遗物中发掘出翡翠雕刻的神圣甲虫还要兴奋。
继续搜寻之后,我们又发现了第二个土穴。这次也发现了一只母蜣螂,它紧紧地抱着一个“梨”。一定是它刚刚完成工作,还没来得及离开。毋庸置疑,蜣螂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