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深厚情谊,难怪他会放心让他来叫你下马!"朱棣的老友如是说道。”
这是对他极大的信任无疑!"朱棣的父亲深知他的性格。
"只要他尽心尽力,未来高官厚禄自然少不了!"朱父对朱棣的用人之道了如指掌。
他明白,作为帝王,需要的是包容而非刻板,无论是奸佞还是忠良,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有时,所谓的奸,未必全然邪恶;而忠诚,也不尽然皆善。
有些忠诚之人,只知盲目忠诚,却不具备实际的治理才能,这样的重任落在他们身上,只会酿成地方之灾。
苏铭认为,作为一个明君,懂得全面审视人的能力和品性是必备素养。
然而,朱父并未察觉苏铭的心思飘向远方。
他饶有兴趣地问:“这么说,景清算是好运了。”
"老四向来念旧,一旦他认为你有才华,必定另眼相待。”
他接着问道,“那么,后来景清做了什么呢。”
苏铭无奈地回答:“我不是刚说过了吗,他企图刺杀朱棣。”
听到这里,朱父愕然。
他回头瞥了眼紧跟在后面的景清,表情显得有些微妙。
起初,朱父以为苏铭是在夸张景清的胆量,但现在看来,这似乎并非空穴来风。
刺杀皇帝,非同小可,尤其是对于这位出身武将,且通过战争夺取天下的朱棣而言,难度可想而知。
尽管景清看似弱不禁风,但在朱棣面前,恐怕一招之敌都算不上。
朱父心中暗想,难道这景清有异于常人的智谋,能策划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刺杀计划?
朱父低声自语:“这就难怪了……”他无法接受,一个被高度信任的人,竟会选择如此极端的行动。
“信任如斯,却要背叛至极,如果换成我,绝不能容许。”
这无疑是背叛的极致表现。
苏铭贴近朱父耳边轻声透露:“而且他还与方孝孺密谋造反。”
“什么?那个书生?造反。”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朱父惊讶不已。
想起洪武十三年那次召见,朱父记得方孝孺虽然学识出众,但过于天真,不适合涉足政坛。
他虽给予方孝孺赞誉,但也清楚其局限。
听到苏铭提起方孝孺,朱父在这个永乐世界中,仿佛找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书生造反?这真是书生干的事吗。”
他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轻蔑。
自古以来,书生造反的成功案例寥寥无几,像方孝孺这样的书呆子,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苏铭微微一笑,表示赞同:“你说得对,他们最终必然失败。”
“景清这个人,确实天真得过头,连刺杀这样大事都不做周全准备,居然带刀进朝。”
"不久后,景清的秘密就被朱棣亲自揭开了......"朱元璋听闻,不禁苦笑,原以为景清会用些高明的计策,却不料竟是如此直白。
简直可以说是过于天真!朱元璋饶有兴趣地看向苏铭,询问道:“你所言之事...莫非是在奉天殿发生的吗。”
"正是!史书记载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