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甲诞生至今已有一段时间,联邦民众或多或少都在新闻里见到过它们的模样,居住在军管区的人更是能偶尔看见一两架机甲从头顶飞过。
这些机甲大多有共通特点——一是笨重,而且行动没有想象中那么灵活,机械感很强;二是不能在宇宙环境活动,只能在星球表面进行低空活动,就算偶尔有能够在宇宙环境内执行任务的机甲,也不能离母舰太远,因为搭载的动力系统动力不足,一旦飘远了连回收都成问题。
但出现在全息影像中的这五架机甲完全打破了大家对机甲的印象。
它们造型十分精致,和公开影像里的制式机甲相去甚远,更别说它们每一架都与众不同,一看就是单独设计。
更神奇的是,它们飞离船舱之后竟然精准的排出了队形,然后以编队形式迅速飞远,消失在了全息投影范围内,很明显已经摆脱了公认的续航问题。
在两位后辈目瞪口呆的时候,男人赞叹了一句:“军部果然厉害,不,应该说恒星基地果然厉害。如果说军部科技超出民用科技十年,那么恒星基地的科技应该已经超出民用二十年了吧?”
现在不是以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几乎每天更新的科技都存在颠覆效果,二十年根本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鸿沟,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也不会相信,军部竟然在最基础的制式机甲都尚未普及的时候就造出来了可以进行宇航探索任务的单兵机甲。
隐藏的牛人还是太多了,让人难以想象。
堡垒里的人看着岑钊小队的热闹,他们也知道有人在看自己,不过并未在意。
堡垒的情况在他们出发前就已经接到了通知,上面要求他们无视即可,虽然军部与佣兵工会有合作,但是谁都知道,军部向来是看不起这些散兵游勇的,会合作,也仅仅是因为这条路可能挖出好东西罢了,如果最后真的找到了好东西,会不会分给公会还两说呢。
当然这就与岑钊他们无关了,利益分配的问题得上头的大佬去掰扯,而他们只需要干活就好。
第一批五人小组出发十分钟后,进入到了小行星带里陨星最密集的地方,从传回的画面上可以清晰地看见陨石中间那些碎成渣的人造机械碎片。
岑钊一眼就辨认出了其中一些碎片原本的模样,它们大多数都是小型探索舰艇,既有民用的也有军用的,大多数质量都很可靠,只可惜就算是这样,也还是在这里折戟沉沙。
也不知道有多少探索者命丧于此。
五台机甲小心翼翼的维持着编队,在陨星间穿梭,按照已有星图,尽可能绕过障碍物,深入星域。
而负责指挥的岑钊和白宁光则留在舰船上并未出舱,只是认真的盯着队员们传回的画面看。
岑钊的指令一条条发出,冷静而且缜密。
白宁光则瘫在她身边的座位上,用异能控制着自己的中端智能,分析计算着传回的各项数据,帮助那五位队员进行路线预判,保证机体与队员们的安全。
只不过因为他没有动手,只是软趴趴的歪在椅子上,面前的投影屏幕跟卡屏了一样不停地闪动一般人根本看不过来的数据资料,外行人根本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只会以为他在盯着坏掉的显示画面发呆。
很快,五位队员们进入到了星图上标注的未探索区域。
虽然陨星陨石间依旧能偶尔看到人造物碎片的痕迹,但已经非常稀少,多数都是从外围飘进来,而不是本身碎在这篇区域内的。
这里是绝对荒芜的无人区,继续向前,全部都是未知。
五位小队成员不约而同的放慢速度,更加谨慎。
他们打开了星图记录装置,最大范围的扫描着周围,并将之录入星图系统,然后把全部环境数据上传至舰船内的处理器,由教官与副教官计算处理。
幸运的是,一直到目前为止,他们仍旧毫发无伤,只有能源在一点点消耗。
忽然,一位队员在小队内的通讯频道发声了。
“队长,周围的能量波动有明显的变化!”
位于编队首位的队长低声“嗯”了一声:“看到了,不用管,我们专心向前,数据交给教官分析。”
“是!”
队员们发现的问题,舰船内的岑钊和白宁光自然也发现了。
本来瘫成一滩的白宁光猛地坐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脸上的表情十分耐人寻味。
两分钟后,他嘴角一勾,伸手在面前的操作面板上敲了几下,本来显示着探索小队传回画面的屏幕一分为二,左边继续显示探索画面,而右边,则开始用肉眼难辨的速度闪烁各种数据。
二人身后的队员当中只有极少的几位的阅读速度能够跟上数据的滚动速度,但看得见不代表读得懂,几人看了一会儿就头晕脑胀,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绝望,顿时松了口气。
还好不只有我看不懂。
然而当他们发现坐在前面的岑钊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