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有德的身体恢复之后,李氏是家里最高兴的人,她高兴之余才发现自己的身体也比以前好,也不知道是不是天天在院子里走动的效果。她感受到好处之后,倒是愿意天天坚持活动,还拉着刘湘琴一起活动身体。
李氏不愿意活动身体是觉得难为情,但是避开刘有德的目光,和刘湘琴一起却不用考虑形象问题。
一家三口每天活动身体,最明显的变化是胃口都变好了。李氏是喜忧掺半,吃得多家里的米缸又空了。
刘有德看似不关心这个问题,当天晚上却和李氏建议他可以从书铺接抄书的活回来做。其实以前书铺老板也找过他抄书,他却不愿意抄佛经,于是拒绝书铺老板的一番好意。
李氏听说刘有德愿意抄佛经,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一脸委屈他的表情,说家里没有钱苦了他,还说他的笔应该用来抄写四书五经才对,而不是用来抄佛经这等无用的东西。
李氏信佛也信道,但对她来说还是刘有德比神佛都重要,她宁愿自己多绣一会花,也不愿意刘有德为无关事务分心而影响到读书。
一家三口也就刘湘琴高兴家里能多一点收入,比起看不见的未来,她更希望过年能多吃一块肉,多穿一件新衣。这是她多年的卑微愿意,
李氏看女儿高兴的笑容,想要拦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她也知道这些年苦了闺女。
刘有德却不觉得抄佛经是什么委屈的事,对他来说抄什么书都是抄,并不会因为内容不同而觉得委屈,要知道佛经比四书五经销量好多了,平时就有很多有钱人家的太太小姐购买,遇到过年或者佛诞日等情况,更是供不应求。
刘有德一边抄佛经一边细想后面的剧情,他希望能直接避开剧情,万一避不开就得另想办法,总之得避免李氏母女悲惨的命运。他对此倒是很有信心,原剧情里母女会过得很惨,也是因为原主死了,孤儿寡母没有成年男丁才落到处处被人欺负的地步,现在他还活着,相信再差也不会比原剧情差。
原剧情里李氏母女先后自杀,说是自杀,实际上也是走投无路之下的选择,但凡有别的路走,她们也不会选择自杀。母女俩在原身去世后,带着他的灵柩回族里,结果人还没有入土为安,就有族人上门说他们这一脉没有男丁,族里要收回他们家的财产。
李氏当然不愿意,说没有男丁也可以过继,她还有闺女可以招赘婿,凭什么要把家产上交到族里。这话族人们不听,族长和族老也不听,只说族里的惯例就是这样。
李氏有心反抗却无能为力,只有看着族里人把九房的财产都收公。母女俩只能住在族里分配的一间小屋子,每天的吃食有人送上门,却是最粗糙的吃食,再加上一点清水,保证她们不会活活饿死就行。
李氏和刘湘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从族里逃出去,结果还没走出百里远,就是上坏人要抓她们卖到青楼。李氏原以为母女俩要没命,因为她不愿意受侮辱,宁可自杀也不想受伤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