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丽独自一个人在京城工作,丈夫和儿女都不在身边,家里很多事都只能靠自己,比如每个月搬煤球、买米等体力活。她倒是希望刘有德和大儿子能早点回来,可惜现在的情况是不可能回城。
刘有德的信她收到之后,不过是难过一阵,很快就收拾好心情继续收集各种物资。她并不是故意偏心小女儿如月,而是如月小时候早产,到现在身体都不如姐姐如霞好,她多寄点东西也是希望如月在农村能熬下去。
刘有德的信并能改善如霞的处境,不过是宋春丽心里的愧疚更多一点,可让她把物资分一点给如霞却是万万不行。
刘如月下乡的地方离京城并不算远,还是宋春丽想办法求人给安排到近一点的地方,但是再近也吃不饱。其实当地村民的生活还不错,但是刘如月身体差,每天干活赚到的工分少,吃不饱要家里接济也就是正常的事。
刘如霞下乡的地方条件差多了,离刘有德呆的林场只有一两百里的距离。当地粮食不够还有山上的各种野菜蘑菇补充,比较麻烦的是村里吃水不方便。
村里倒不是没有水,而是几口水井的水都不好喝,用来洗衣服浇菜还行,但是要做饭和喝还得去几里外的井边挑水喝。
刘如霞下乡第一件事就是学会挑水,别小看这个活,不会挑望扁担的人,满满一担水挑到家,能洒得只剩一半。刘如霞刚下乡的时候就是这样,其他女知青都有男知青帮忙,偏她一个拒绝所有人帮忙,硬是用半个月时间学会挑水。
刘如霞除了自己挑水吃,每天上工也是比较厉害的那个,村里的年轻姑娘比起来也不逊色。她下乡几年,已经能靠自己上工赚工分养活自己,家里不补贴她也没有什么好生气。
她从小就习惯这样的待遇,妹妹是最小的又早产身体不好,从小她和大哥就被教育要让着妹妹,家里有好东西也要先仅着她用。她也心疼如月身体不好,倒不会因此怪父母,只是偶尔也会有些伤感。
刘如霞在靠自己的双手挣粮食的时候,刘如月又收到京城的东西,她一个人悄悄躲在宿舍里吃东西。京城寄来的东西并不多,她也不愿意和其他分享,多数时候都是趁其他人上工悄悄吃掉。
刘如月吃饱之后才给宋春丽写信,说她过得很苦,想早点回城。她越写越伤心,眼泪滴到信纸上把字都化开了。
宋春丽收到这样的信,心里比谁都着急担心,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她无奈之下决定下个月还是没有办法让刘如月回城,她就提前退休,让刘如月回城顶班。
宋春丽把这个办法写到信上安慰刘如月,让她再坚持一段时间。她的信才寄出去,,京城这边就有消息传出来,厂里要扩大规模,可以允许厂里一部分职工子女先回城。
宋春丽还来不及高兴就听到厂里要公开考试,不是谁都能拿到回城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