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紧皱,道:“疲劳作战乃兵家大忌,朝廷军队是正义之师,以逸待劳必将大获全胜!”一声令下,有欢呼的,也有叹息的,且不细说。
卓子腾的军队一路北上,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腊月十一傍晚便抵达洛州,在洛州城外的大山下安营扎寨,整顿士气。
一时之间,市井民间的流言将卓凌完全说成了一个胆小怕事的弱者——叛军已经打进了家门口,小皇帝却埋头吞泪,不知反击,实乃窝囊废,还不如禅位让贤给腾王爷。流言四起,其功劳有一部分自然还归属柳尚书之流。
此役非同小可,外有卓子腾和吐蕃的大军,内有柳尚书及其周边的喽啰,牵一发而动全身。洛州城不仅是大周朝的天下粮仓,更是雄踞大军的宝地。一旦长安城有兵变,洛州城的大军一日左右就可赶到长安城。若令洛州将士南下,长安城便有些唇亡齿寒之意。之所以决定这么做,卓凌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卓凌和叶梅前些日子就接了柳尚书的请柬——腊月十一即柳尚书老母的八十大寿,柳尚书请了朝中所有有些名望的朝中同僚。说大敌当前,作为国之栋梁的朝臣居然大摆筵席,在家给老母过起了八十大寿,这于情于理都有些说不通。可柳尚书却言语粉饰的很好,美名其曰给朝廷加油助威。
接了柳尚书的请柬,长顺小声问卓凌要不要推掉。卓凌冷笑几声:“柳尚书准备了大半辈子的宴席,朕是主角,岂能不去?”
腊月十一,华灯初上,尚书府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卓凌一身皂色衣衫,牵着叶梅的手,一路进了正堂。
关于尚书府牵手一事,叶梅一开始是拒绝的。毕竟,她还不是卓凌的任何人,当着众臣的面儿,岂能让柳尚书父女下不来台。可叶梅越拒绝,卓凌的手就攥的越紧。
卓凌神色冷清,眼中却有着从未有过的坚毅和决断。叶梅只好放弃挣扎,反手握住卓凌的手,强挤了几丝笑容向正堂走去。而柳婷作为卓凌唯一的妃嫔,由贴身太监宫女搀扶着,跟在卓凌身后步履从容,仿佛她根本就不介意卓凌的这些举动。
叶良辰和廖明哲都是泛泛之辈,而且并未担任要紧的官职,柳尚书那里并没有多余的请柬发给这样的小人物。因此,此次尚书府设宴,叶良辰和廖明哲未曾前来。卓凌只带了长顺和几个贴身侍卫。
柳尚书老母八十多岁的人了,倒还很精神。卓凌跟寿星浅聊几句,便连连举杯喝酒。
柳尚书招呼了一圈客人,转身到卓凌下手的椅子上坐了,说了好些的恭维话——承蒙皇上眷顾,柳家才有了贵妃娘娘这样的至尊红颜……巴拉巴拉,反正一大堆都是无用的话,无外乎就是哄卓凌开心,然后劝他多饮几杯酒罢了。
卓凌倒一点都不让柳尚书失望,举杯就干,连着四五杯下去了,旁边慈眉善目的老寿星有些看不过眼了:“你们可别再劝皇上喝酒了,再喝酒醉了。”
酒至半酣,卓凌伏在桌上不起,众人也多少醉了几个。柳尚书是个精明的,借着身子骨不好的缘由滴酒未沾。
夜深了,众人凑在一起说着醉话告辞,柳尚书微笑着将手里的酒杯砸在了堂上。
然后,尚书府的正堂里就涌进来了好多护院,他们手握钢刀,武威霸气,将饭足酒饱的众人堵在正堂之内。众人不解柳尚书何意,面面相觑。卓凌眯缝着眼睛,一副刚刚睡醒的模样。
柳尚书做足了架子,先是抬手整理了衣袍,这才缓缓道:“皇上昏庸,朝堂混乱天下无纲,才使得内忧外患不断。时至今日,内有卓子腾叛军北上,外有吐蕃蛮夷雄踞瓜州。此等皇上祸国祸民,我们要他做什么?”
卓凌不动声色,只抬首扫了一眼,有些人已经不自主的挪到了柳尚书身后,其政治立场已是泾渭分明。
柳尚书顿了顿,又继续道:“可喜贵妃娘娘身怀有孕,今日皇上禅位于贵妃娘娘肚里的皇子,叛军和吐蕃自然再无攻打朝廷的借口。”柳尚书转身跪倒在地,言语恳切,“皇上放心,老臣拼了命也要护的贵妃肚子里的储君安然长大……”
卓凌撩了一下眼前的碎发,知道柳尚书是逼迫她退位之意,却依然强压胸内的怒火,回头盯着众人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