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谁也救不了你了,还是老老实实地跟吾等走吧。”
火拔归仁挥一挥手,过来了几个兵丁,把哥舒翰的双腿紧紧地绑在了马鞍上。哥舒翰拼命地挣扎:“放开老夫!老夫宁愿学高仙芝封常清!惟愿以一死报答吾皇,求得一世清白。”
“元帅,死了,万事皆休,活着,前路岂知不是别有洞天。元帅,不要固执了,见了安将军,还是屈膝求存为上!”
哥舒翰和几个将领被绑在马上,一路飞驰,在路上,遇见了叛军田乾真。火拔归仁立刻滚鞍下马,跪在田乾真马前:“田将军,末将在此参见。”
“你是何人?”
“末将是哥舒翰部将火拔归仁,现将哥舒翰绑来求降。”
“哪个是哥舒翰?”
火拔归仁叫人把哥舒翰的马牵了过来:“就是此人。”
田乾真一看,不由得“哈哈哈”一阵狂笑:“名震天下的哥舒元帅,竟然被部下绑了投敌,真是千古未闻!”
哥舒翰羞愧满面,低头不语。田乾真对火拔归仁说:“既然是你绑来的,本将军就令你把他押解到洛阳,献到吾皇御前。”
“遵命。”
哥舒翰被押到了洛阳宫中。安禄山闻讯大喜,他一得意,更是气喘如牛。被几个人搀扶着,下了坐榻,“呼哧呼哧”地走到哥舒翰面前:“哥舒大元帅,万万想不到,我们竟然这么见面了!”
哥舒翰不看安禄山,把脸扭到了一边。安禄山挺着大肚子,挪动着两条短腿,也转了过来:“哥舒元帅,安某斗胆问你一句:时至今日,你作何想?”
哥舒翰叹息一声,垂下了白发苍苍的头颅,咬紧牙关不发一语。安禄山指着他,对左相达奚珣等人说道:“记得是天宝十年,朕与他都去长安觐见唐王。唐王叫高力士请朕与他二人饮酒。朕知道他向来瞧不起朕,因为喝酒喝得高兴,想跟他拉拉关系,朕当时就说了:安某的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而哥舒将军恰恰相反,母亲是胡人,父亲是突厥人,可以说,安某与将军是同一族群,血脉十分相近,所以,安某一见到将军,就感到将军值得亲近。你们知道他怎么回答朕?”
张通儒道:“应该受宠若惊吧?”
“非也!”安禄山一口驳回:“他不阴不阳地说:古人说过:野狐朝着自己出生的洞窟嚎叫,是一种不详的征兆,因为它已经忘了自己的本原。我哥舒翰不同于忘本的野狐,怎能不为自己的族群尽心尽力!朕一听,一口一个野狐,他分明在讥讽朕身为胡人,气愤实实难忍,指着他的鼻子就骂了起来:你这个突厥人的孽种,怎么能如此说话!他也火冒三丈,站起来,看样子是想跟朕对骂。高力士在一旁作好作歹,给他使眼色,他才悻悻地坐了下去。”
安禄山拍拍哥舒翰的肩头,问道:“老实说,你当时是不是想与朕对骂?”
坐在那里,哥舒翰心中转了万种念头,事已至此,虽说做个贞节烈士万古留香,但是,一死就万事皆休,不如委曲求全,留一条活命,静候峰回路转。想到这里,他起身跪在了安禄山面前,伏地说道:“陛下旧事重提,令罪臣悔不当初!罪臣有眼不识明主,乞请宽宥。”
安禄山愣了一愣,大概他也没有想到哥舒翰会下跪求降,“哈哈”一笑:“哥舒元帅,朕还以为你冥顽不化,谁知你竟然如此通达!”
“陛下是拨乱之王,天命所归,天下必定归心与陛下。哥舒虽然不才,愿为明主效犬马之劳。”
右相张通儒笑言:“哥舒将军要效命吾皇,也该早些如此,譬如镇守潼关时,献关出降,功德无量,如今再言效命,不免贻笑大方了。”
哥舒翰说:“不然,虽然不能在疆场效命,但是,却愿不遗余力,为陛下尽绵薄之力。李光弼现在土门,来缜在河南,鲁炅在南阳,手上皆握有重兵,为贵军之劲敌。只要陛下留下罪臣一条活命,罪臣愿修书前往,为陛下招降这三方军马,以助陛下平定天下。”
安禄山一听,不由喜上眉梢:“若是说动他们来降,哥舒元帅,你对我大燕国也是功德无量了。”
“当得效力!”
当即,哥舒翰挥笔写下了几封劝降书,安禄山派人分送李光弼、来缜和鲁炅。封哥舒翰为司马。为了安抚他,安禄山还杀了绑送哥舒翰来降的火拔归仁。
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与史思明决战,李光弼率部围住了叛军一部,正待要一举全歼。突然,接到了郭子仪发来的讯息:潼关已破,长安危在旦夕,请速速回军,以解长安之危难。
李光弼立即率领大军回撤。史思明紧随在后,一路追击。遇平卢节度使刘正臣一万军马,厮杀往来,拥有精兵的史思明大胜刘正臣部,刘正臣手下一万人马被杀得只剩三千。之后,史思明又乘胜进攻,被郭子仪、李光弼收复的常山、赵郡、河间等州郡又失陷于叛军之手。
哥舒翰的劝降书几经辗转,终于送到了李光弼手上,李光弼看后,轻蔑地一笑:“皓首匹夫,竟然下作到如此地步。”
他手书一信,交与来人带去洛阳。安禄山听说是李光弼来信,先自打开看了,信中寥寥数语,却字字锥心:无耻之人,食君禄、受君恩,不思以死报效朝廷。为求活命,竟然背主求荣,还有脸面修书来为反贼劝降。劝尔即刻自裁,以谢天下。如果天良尚存,老匹夫,快快去死!
劝降反被羞辱,李光弼、来瑱和鲁炅无一例外,回信全是一通臭骂。哥舒翰已是百无一用,安禄山罢了他的司马之职,把他关押在禁苑之中。堂堂大唐元帅,就此沦为阶下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