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小满,晴。
夜莺啼绿柳,
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
迎风笑落红。——《宋欧阳修》
早上七点,朱大力就被村中的广播声吵醒了。“乡亲们,马上就要到麦收了,希望我们大家提高认识,不燃烧秸秆,给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朱大力想起童年的回忆,那时他才七八岁,就和姐姐抱着妈妈结婚时的梳妆盒,在村中的冰棍房,买上一包冰棍,走到麦田中去叫卖。
再大一些,就跟着父母起早去麦田用镰刀割麦子,记得那时在地里吃的是馒头,腌蒜,煮鸡蛋,喝的是白开水,如果吃上一根五分钱的冰棍,就非常奢侈了。
割完以后,还要把麦子捆成捆,拉回村边的麦场,用铡刀分开麦穗和秸秆,然后再等晴天晾晒麦子,晒三四天才能用牲口拉着碌碡把麦子压出粒来,还要等到有风的时候,攘场,把麦粒,麦鱼,麦糠分开。晚上,还要在麦场睡觉,相邻的麦场还会有人来聚会唠嗑,躺在席子上,仰望星空,想一想二十年后的世界。那时候,在农村收麦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学校还要放半个月左右的假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拖拉机走进了农村,在拖拉机前装上收割机,就能迅速的把麦子割倒,排成一排,再用拖拉机或是驴车拉回麦场,再用脱粒机不分昼夜的工作,才能得到想要的果实。
而现在暑假早就代替了麦假,随着大型收割机的普及,只需要一个最普通的劳动力,哪怕是认识自家地的孩子,也能过完麦收。
八点半,在上班路上,朱大力从车窗看到金灿灿的田野,做为一个农民,在丰收的季节,收获的喜悦自然悄悄占据了心头。
一进聚缘酒家,就看到了李颖一个人在忙碌。
朱大力问道:“怎么了,你来这么早?”
李颖说道:“有一个老客户跟我定了几个菜,说一会过来拿。”
朱大力说道:“菜单呢,我来拿菜吧。”
李颖说道:“朱哥,你先准备锅包肘的糊吧,其他的我都快切完了。”
朱大力说道:“再有这种事,你直接在微信群里说一声,就行,何必亲自过来呢。”
李颖说道:“我也没事,再说你们也很辛苦的。”
朱大力拿过肘子撕开,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三分钟,然后盛了半碗团粉,再加入香炸粉,温水,搅拌,再加入少量食油,锅包肘的糊就成了。
唐增民是个勤快人,每次也来的都很早,看到荷台上的菜,说道:“二师兄,这菜做吗?”
朱大力面带微笑说道:“老和尚,做。”
唐增民说道:“今天,二师兄心情不错嘛。”
李颖也说道:“朱哥有啥开心事啊?”
朱大力说道:“也没啥啊,就是在上班路上看到今年的麦子长势喜人,肯定能丰收啊。”
唐增民说道:“哦,对了,二师兄还是大地主啊。”
朱大力笑着说道:“今年就种了二亩麦子,够吃的就行了。”
九点,打包的几个菜就做好了,整整齐齐的用餐盒装好,放在一号桌上。
李颖对朱大力说道:“朱哥,这有一箱饮料,昨天收拾卫生才看到,马上就要过期了,咱也不能退了,更不能卖,你就把他处理了,瓶子就卖垃圾吧。”
朱大力看着一箱饮料很高兴,这些塑料瓶也能卖几块,比群里一分一分的抢红包要强多了。接着就搬起饮料往外走。
小娥正在大厅拖地,看到朱大力搬着箱子走过,说道:“老朱又发了,这饮料还能喝呢!”
朱大力说道:“你要吗,你要就给你一瓶?”
小娥说道:“我不要,我买了更好喝的饮料了。”
朱大力说道:“你是小富婆,谁能跟你比啊!”
上午十点半,一般的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只等来客人吃饭了。
一号桌上,小娥和萍姐对坐在桌子两边剥蒜,中间放在盛蒜的箱子,手机放在桌面上,刷着视频。
小娥说道:“萍姐,你和颖姐她们是什么关系啊?”
萍姐说道:“我们是邻居,都在锦绣小区住。你在这工作了很久了吧?”
小娥说道:“我来这三年了,老公在这农机市场工作,就过来陪他了。”
萍姐说道:“这几年,在市场工作的都挣了钱了,在庞口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