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什么的干活?”
翻译官立马翻译:“鬼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干活?”
弹棉花的手艺人一脸愤懑:“哼,汉奸!”
鬼子疑惑:“汉奸?”
翻译官赔笑翻译道:“小胡子想抽旱烟。”
鬼子:“不行!”
手艺人又骂道:“走狗!”
翻译官立马说道:“呸,抽烟都不行你还想喝酒!”
说完,转头又对鬼子讨好笑道:“他们毛病太多。”
......
剧情继续推进,手艺人说道:“废话,我们家祖宗三代都是弹棉花的。”
翻译官翻译道:“他说他们是音乐世家,第三代传人。”
随后鬼子说自己是小学音乐教员,叫手艺人给他们弹一曲。
手艺人一边弹一边说道:“我弹你的狗头,我真想弹开你的脑袋,看看里面都是些什么?”
翻译官丝毫没有生气,反而翻译道:“他在调音,说这种乐器没有棉花弹出来不好听。”
总之,剧情很精彩,人物形象相当丰富,而且特别搞笑,让人忍俊不禁。
其中最为出彩的便是翻译官了,他虽然负责给鬼子翻译,身份表面是汉奸,但却竭尽自己的努力想要保全几位手艺人和整个庄子的性命。
哪怕遭受着几位手艺人的误会,但在手艺人辱骂他时,他却刻意翻译成了其他的话,转移了鬼子的注意力。
剧中最大的笑点,便是翻译官牛头对马嘴的翻译,把鬼子给忽悠的明明白白。
值得一提的是,鬼子在剧中说的也是汉语,只不过带着些许怪腔。
这要是放在后世,网络上肯定会有许多人说电影差劲,鬼子都在说汉语,结果还配个翻译官,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实不然,这部电影是按照这个时代的要求来制作的。
这个时代虽然在进行扫盲运动,但还是有很多人不认识字,要是鬼子说的是日语,哪怕配上汉语字幕也看不懂啊。
所以干脆就让鬼子说汉语,好让大家听明白,大家主观上认为这鬼子听不懂汉语就可以了。
包括这个时代很多的电影,都是按照这个理解来的。
这个电影让大家看得相当尽兴,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几个孩子还在惟妙惟肖的扮演着,说着那些搞笑的台词。
王满银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时间,说差不多该回去了,再晚就要错过班车。
众人点头答应,一起朝车站走去,润叶不舍得跟着少安身边,和他说着悄悄话。
路上,兰花顺便去买了一些松软的点心和眼药水,准备给奶奶带回去。
王满银见状,突然说道:“兰花,少安,要不咱找个时间把奶奶送到医院看一看,看能不能把奶奶的眼睛给治好,还有瘫痪能不能治。”
两人愣了一下,纷纷拍了一下大腿,“嗨呀,我们咋就忘了这茬,以前没钱,不敢去医院看,现在怎么说也要把奶奶送去医院一趟。”
“要是人民医院看不了,我们就把奶奶送到黄原的医院去,总要把奶奶的病给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