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书友,直接被别人抛过来一句,“心里想的是什么?眼中就会看到什么。”
这个,是有那么点道理。
那些书友说的“台面上,背地里”这一观点,也好有道理哦。
好像喷小h文这个角度,倒成了自己的问题?
先入为主的印象很重要,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那我换个角度反驳你,这总行了吧?那些不喜这本书的书友,又展示他们的观点了。
“我也是通读了全文的人,但我就是喜欢不起来。
这书标着爱情小说的标签,里面的人都是青春朝气的少年少女。
但我全本读完,没有丝毫的青春气息,有的,只是莫名的巨大压抑,甚至,我从中读出了一种颓废的气息。
木月、直子、直子姐姐、初美,都是在青春这个阶段,选择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这和我想象中的青春,简直是背道而驰,青春,就该是生气蓬勃的,就应该是充满朝气的。”
“我是个三十多岁的人了,昨天花了一天,加上熬夜,读完此书。
我的感受是,这本书简直要让我疯了,直到刚刚,我都在想,这书写的是什么?
木月的死,直子的病,渡边彷徨都有些什么含义?
不过现在我想明白了,想起我那逝去的青春,也就释然了,人本就是不同的,千人千面。
但我相信,更多的人,青春不是这个样子,不是这样的荒唐与沉重。
或许你们认为是本好书,但我觉得不适合我,我的评价是一般般。”
“书看完了,只觉得压抑与心塞,我想我不会翻开第二遍了,不过同名的歌我还是会听的。”
这本《挪威的森林》,初读之后,会有不少人觉得压抑与沉重,这些都是正常的。
喜欢这本书的书友,轮到了他们的回合。
“确实,我承认你说的压抑与沉重,书中是有的,但这并不是书里面青春的全部。
青春是美好与压抑的,是从单纯走向成熟的,也是自信与自卑交杂着的,正如书中所说的,生与死并不是对立的一样,青春除了朝气蓬勃,也是有着“死气”的。
这些东西,构成了一张无形的网,叫迷茫,走不出来的,就只能停在里面了,或许是结束一生。”
“我并不觉得压抑,我从中明白了: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别的不过是生活的点缀。
除开生死,都是小事。”
“对于以上的争论,我用书中的话回应你们吧:
选择死是容易的,难的是好好活着。”
…………
书友们,明显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人直接就是给书贴上了小h文的标签,在他们心里,这书就已经不能看了。
一部分人则是奉为经典,觉得到底是什么样经历的人,才能写出这种作品。
西红柿书友圈,因为争吵得太激烈了,还火出了圈。
肖扬也关注着这西红柿书友圈的讨论贴,他是越看越惊喜,好像喜欢这本书的读者,有点多啊。
这西红柿书友圈中,少说也得有七成的人是在夸的。
那这不就是说,他这书算是成了?
不过看着那些争论的帖子,肖扬又笑了,看来哪里的人都一样。
就好像甜粽与咸粽,甜豆腐脑与咸豆腐脑,都会有人争个不停一样,非得分出的名次。
其实不需要去争论这些,吃自己喜欢的就好了。
它们的味道不会因为争赢了就变得更好,也不会因为争输了就味道变差,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