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过不管你同不同意这一点,都不能不承认《声无哀乐论》是一篇极有分量的音乐理论著作,它以当时流行的清谈方式,设计了“秦客”
与“东野主人”
之间的辩论,经过八问八答,层层阐述“声之与心,殊途异轨,不相经纬”
“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
“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
的观点。
用今天的白话说,嵇康认为声音和感情是分开的,不是缠在一起的,声音只有好与坏之分、美不美之分,没有感情的问题,感情是人心里的东西,和声音没有关系。
嵇康的理论不一定完美正确,但不能说他没有道理,他至少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看法,而且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和持久的讨论,在音乐史上是大有贡献的。
嵇康还写过一篇长长的《琴赋》,辞藻华丽,不仅写出了琴乐之美妙,也贯穿了声无哀乐的道理。
总之,从理论到实践,嵇康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一流音乐家。
竹林七贤中的阮氏叔侄—阮籍跟阮咸,都是音乐修养很高的人,阮籍写过《琴赋》,阮咸史称“解音”
。
当时著名的乐律学家荀勖按古制造了十二枚新律管,用来调声,自己很得意,但阮咸听了以后却觉得声音高了一点,断定是古尺和今尺的长度不一所致。
荀勖开始很不服气,后来有人从地下发掘出了周代的玉尺,他才发现周尺比当时的尺的确长一点,以至自己所造的律管略短,这才佩服阮咸的神妙【1】。
中国传统乐器中至今还有一种乐器叫“阮咸”
,或简称“阮”
(古琵琶的一种,四弦有柱),就是人们为纪念阮咸而命名的,因为这种乐器他弹得最好,也有人说这种乐器就是阮咸创造的。
“桓伊三弄”
讲的是东晋音乐家桓伊的故事。
“三弄”
,弄的是笛子,“弄”
就是演奏的意思。
桓伊“善音乐”
,笛子吹得尤其好,当时非常有名,以至于皇帝每有宴会都会请他去吹笛。
当时的大名士王徽之听说他善吹笛,桓伊也早就听说王徽之的大名,但俩人互不相识。
有一次偶然在旅途中相遇,王徽之在船中,桓伊在岸上,王徽之便派人去请桓伊吹一曲。
桓伊那时已经做到左将军,地位很高,却不以为忤,很痛快地到王徽之船上连吹三曲,这就是有名的“桓伊三弄”
的故事【2】。
桓伊当了大官,但灵魂深处还是一个艺术家,每次听到好歌便陶醉不已,谢安说他“一往有深情”
【3】。
他和王徽之正是惺惺相惜,各自欣赏对方的风流才情,而忘掉了地位、礼节这些世俗的东西。
这个故事被后世文人传为美谈。
说完音乐,再来说绘画。
我们现在所讲的中国画是用毛笔在纸上或绢上作画,使用的工具和技巧来源于书法,所以古人说“书画同源”
。
这样的中国画是在书法成熟之后才产生的,魏晋正是中国书法成熟并趋于巅峰之时,所以中国画也跟着发达起来。
魏晋之前基本没有什么有名的画家,根据记载最早有名的画家如曹不兴、卫协、张墨,都是到了三国晋初才出现的,直到东晋南朝才出现戴逵、顾恺之、戴、宗炳、陆探微、张僧繇这样的大家。
我们这里来讲讲戴逵和顾恺之。
戴逵(?—396年)是东晋人,字安道,出身士族,却一辈子隐居不做官,只喜欢文学艺术。
但他跟当时的名流都有交往,谢安、刘惔都很赏识他。
穿越古代成农妇,扛着锄头种田去!可是种什么好呢?小王爷别跑!我把你种下去,来年结个王妃可好?...
大学即将毕业的穆天,莫名其妙被一个叫太上老君的神经病邀请进了天庭娱乐群,就因为微信昵称叫‘皇阿玛’被神仙们误认为是玉皇大帝的马甲。没有功德点怎么办?坑蒙拐骗忽悠神仙,还可以在天庭商城开店,卖什么?当然是情趣用品了,神仙一定没用过。坑神仙抢阔少泡老妹儿创豪门,一条另类的修真故事从冒充玉皇大帝开始天庭在手,天下我有!...
现代女医生一朝穿越,竟附到临盆产妇身上?终于把孩子生下来,差点被心怀鬼胎的小妾捂死?上不得台面的低贱女也敢在姑奶奶面前使幺蛾子?!然后小妾倒霉了,悔不当初。某女笑的上气不接下气,看着怀里的孩子小乖乖,你以后就叫金元宝!跟娘一起发大财!本王姓公孙,不姓金!管你姓什么?我的儿子,爱叫什么叫什么!...
她是驱鬼家族的纯阴女,居然为五十万嫁给一只鬼!不会捉鬼反倒让鬼保护,晚上还被这个捡来的帅鬼夫压来压去,不行,要反抗!谁知刚跑出去就被各种鬼追杀!帅鬼夫来救时,那些厉鬼退避三舍?我是他们的王!完蛋,居然惹上的是鬼王!再跑,我就吃了你。林小南悲愤,被吃又怎样?反正天天被吃不止一遍...
噩梦游戏中,有个NPC身娇体弱,看着很好欺负。直到玩家拼死拼活地来到最终BOSS前,抬头一看血雾消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