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
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
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
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
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
这样看来,石崇之编《金谷诗》同当年曹丕之为徐、陈、应、刘等人编集,动机都是一样的,都是文人为友朋编集作为纪念,为免于散失而广流传。
而《金谷诗》比曹丕编的集子显然又进了一步。
第一,曹丕是为死友编集,《金谷诗》编集时诸人都还健在;第二,曹丕编的是各人不同时期的作品,《金谷诗》编的却是大家在同一个场合为同一个主题作的诗,而且看起来是在集会后很短的时间内就编好的。
这不禁使我们想起现代的学术讨论会,大家在会上发表论文,会后很快就编成集子出版,我们自以为很现代化,其实我们的祖先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可以想象,金谷园那次盛会中产生的作品通过这本集子的编辑,不仅得以保存,而且很快流传到社会上去了。
这样的传播方式与传播速度都是空前的。
金谷之会后五十余年,又有著名的兰亭集会。
王羲之等四十一位东晋文人以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饮酒赋诗,事后亦将各人所赋之诗编为一集,王羲之曾为之作序,就是至今传诵的《兰亭集序》,又称《临河序》。
兰亭之会与金谷之会,后先媲美,犹有过之。
而兰亭之会受金谷之会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连不会作诗者罚酒三斗都是遵金谷之旧规。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固然远比石崇的《金谷诗叙》出名,也更有文采,但若取二者同读,王作显然有模仿石文的痕迹,只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罢了。
《兰亭集序》有王羲之自己写的行书本传世,所以大家都熟悉,但原文最后还有两句话是行书本没有写进去的:……故列序时人,录其所述。
右将军司马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赋诗如左,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
【3】三月三日临水修禊本是汉朝以来的风俗,但文人借此集会赋诗并编集流传,则似乎是从兰亭集会开始的。
从此以后,每到三月三日,东晋南朝的文人好像就会例有集会赋诗的活动了。
我们在《文选》卷四十六还可以读到颜延之和王融分别于宋元嘉十一年(434年)和齐永明九年(491年)所作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颜序题下李善注引裴子野《宋略》云:“文帝元嘉十一年三月丙申,禊饮于乐游苑,且祖道江夏王义恭、衡阳王义季,有诏会者咸作诗,诏太子中庶子颜延年作序。”
王序题下李善注引萧子显《齐书》曰:“武帝永明九年三月三日,幸芳林园,禊饮朝臣。
敕王融为序,文藻富丽,当代称之。”
可见两次都是文会,两次都编了诗集.这样的诗集当时一定不少,可惜都没有流传下来。
从兰亭集会开始的、习惯称之为“上巳会”
或“曲水会”
的聚会,特别之处在于这是一种定期的文会,较之金谷园那种不定期的文会又进了一步,这对于文学传播的意义当然是不言自明的。
南朝以后,各种各样的文会便格外多起来,“文”
“会”
二字连缀成一个词,大约也就出现在这个时候。
这正是新的现象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
【4】当时有一种较为特别的文会,是由在位的君主召集的。
此风大盛于梁武帝时。
《南史》卷七十二《文学传》序云:自中原沸腾,五马南渡,缀文之士,无乏于时。
穿越古代成农妇,扛着锄头种田去!可是种什么好呢?小王爷别跑!我把你种下去,来年结个王妃可好?...
大学即将毕业的穆天,莫名其妙被一个叫太上老君的神经病邀请进了天庭娱乐群,就因为微信昵称叫‘皇阿玛’被神仙们误认为是玉皇大帝的马甲。没有功德点怎么办?坑蒙拐骗忽悠神仙,还可以在天庭商城开店,卖什么?当然是情趣用品了,神仙一定没用过。坑神仙抢阔少泡老妹儿创豪门,一条另类的修真故事从冒充玉皇大帝开始天庭在手,天下我有!...
现代女医生一朝穿越,竟附到临盆产妇身上?终于把孩子生下来,差点被心怀鬼胎的小妾捂死?上不得台面的低贱女也敢在姑奶奶面前使幺蛾子?!然后小妾倒霉了,悔不当初。某女笑的上气不接下气,看着怀里的孩子小乖乖,你以后就叫金元宝!跟娘一起发大财!本王姓公孙,不姓金!管你姓什么?我的儿子,爱叫什么叫什么!...
她是驱鬼家族的纯阴女,居然为五十万嫁给一只鬼!不会捉鬼反倒让鬼保护,晚上还被这个捡来的帅鬼夫压来压去,不行,要反抗!谁知刚跑出去就被各种鬼追杀!帅鬼夫来救时,那些厉鬼退避三舍?我是他们的王!完蛋,居然惹上的是鬼王!再跑,我就吃了你。林小南悲愤,被吃又怎样?反正天天被吃不止一遍...
噩梦游戏中,有个NPC身娇体弱,看着很好欺负。直到玩家拼死拼活地来到最终BOSS前,抬头一看血雾消散,...
...